第一个阶段为“心明阶段”以外引内。这个阶段是学拳的最初阶段,特别艰难,身心都累,往往一部分习练者在这一阶段就放弃了,为什么呢?因为学习时手脚不听指挥,自己给自己过不去,把自己搞得很僵硬难受。看着老师示范心理也明白,就是自己做不出来“心知肚明,眼高手低”,这时心里会气自己,怎么这么笨呢?看着老拳友打得顺畅,有时会丧失信心。其实一样的,谁刚开始学都一样,这个过程要一段时间,大体上半年左右一套拳学完初步规范一遍,再练下去动作要点,手脚的方位就能掌握一些了,腿部开始有点承受力了,不再摇摇晃晃了,动作不象开始那么僵硬了,看着老师讲解比以上又能多理解一点。但还有大部分动作走不顺,走不圆,通过老师进一步捏架子,自己刻苦磨炼,差不多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能基本上渡过这一阶段(是指自己努力来说),而进入“体明阶段”。这个阶段你不要考虑气的问题,一门心思注意动作的规范,掌握它的规律,熟练动作。这一段要求达到熟练套路明确姿势,调整身法,周身放松,能做到这些就能够初步疏通经络、引动内气。能够初步达到以外形引动内气、内劲的目的。这时就完成了第一个段段而进入第二个阶段,这一阶段内气的反应会时有时无,会有一些指尖发麻、发胀,手心发热的感觉,这叫初步得气现象,这一阶段为了配合规范拳架,会开始接触太极推手,初步的沾、粘、连、随练习,这一阶段没有什么技击能力。
第二个阶段“体明阶段”
第二阶段的周期是最长的,这一阶段进入了身体明白的阶段,什么意思呢?通过以上的练习,动作熟练了,腿上有了一定的承受力,身体放松下来了,看到老师示范动作自己基本能做出来了,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,对别人练拳的好坏有点鉴别能力了,自己掌握了一些细节,动作顺随了,不再给你自己过不去了,这个时候应放低身法,加大运动量,增加练拳的遍数,同时还要站桩养气,再进一步规范动作,对每一个动作精雕细琢,因为这一段在重心转换折叠往返的时候还不能够圆转自如,手和脚还不能周身一家,再通过一个时期,内气逐渐饱满起来,动作和呼吸基本一致了,内外一家了,这个时候就能够开始享受太极拳了,你的脏腑也就真运动起来了,身上的经络也在逐步打通,气感比较明显稳定,丹田发热,饱满,手上的气感可以贯串于太极拳套路的始终。需要一年时间。
接下来就可以以内劲、内气催外形,以身带手,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,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。以心行气,以气运身,每时每刻都有肌肤发胀,手指发麻,脚跟发重,头顶发悬,丹田发沉,膀胱发的感觉。这时双脚就会有落地生根的感觉,下盘稳固了,打拳时可以不加思索,自然形成,运动出于无心,鼓舞生于不觉。需两年时间,这一阶段后期可以做到眼神如捕鼠之猫,动作如翱翔之鹰,身形轻灵矫健,意识反应及皮肤触觉十分灵敏。这一阶段还要加强套路练习,弹抖劲练习,太极八法等,还要多推手,在实战中锻炼听劲、灵劲、上下结合劲,进行一些喂招、喂劲及一些推手对抗性实战练习。这样积功之久,就可以做到静如山岳,急如闪电。这一阶段未期已接近或步入太极拳的成功阶段。已有了相当的实战水平,需要多少时间不好界定,正常情况下需三年时间。
第三阶段“神明阶段”
这个时期对陈式太极拳的劲路,规律已了然于心,不会再走丝毫弯路,练一天的功夫就有一天的收获,真正掌握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,且不会退化,这一阶段是太极拳的成功阶段,周身内气已达皮肤之外,毫毛之间,具有了强大的反弹力,奥妙无穷、出神入化,举手投足皆能阴阳平行,八面支撑,拳术已达到炉火纯青、登峰造极的境界。技击表现,得机得势,舍己从人,身如火药,一触即发,外人难以看出,难以意测,劲由内换,挨着何处何处化,挨着何处何处打。这一阶段要以养为主,培养本元,保持适当的运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