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太极拳的时候,开始是以心性之意指挥身体,这是初步的体练。时日久了之后,在丹田,在肩膀缝,在腰,在脚底,再腿部,在手臂,手指等处都会产生一种东西,姑且称之为气。此时,仍然要以意为主,所谓:“在意不在气,在气则滞!”用意继续指挥身体的动静开合,虚实转换,但是因为内里有了气的出现,打起来和之前的初步体练又有不同,这就是所谓的:功夫上手,功夫上身。而且,有气不能用气,则气自会壮养。所谓的:“气以直养而无害。”这些都是离不开心性之意的作用。离开了心性之意而用心情之意循经,导引,意念,想象等等,如此都是不符合太极拳之自然而然的本性的。
拳谱上说:“以心行气,务令沉着,乃能收敛入骨。以气运身,务令顺遂,乃能便利从心。”
“以心行气”是首要,是用意不用力的概括。而这个意须是活泼泼,虚灵灵的真意,而非那个硬拔拔,轻飘飘的假意。所以概括为“务令沉着”。非是有心让气沉着,实则是指“天命之性”的真意的沉着。所谓:一啄一饮,一本一末。太极拳正是如此的。做到了意的沉着不浮,则气也必然会与之沉着不浮。
所谓:养气忘言守,降心为不为是也!所以,儒家不说气而说心,所以佛家不说气而说心,所以道家虽说气但必言心。所以,后面又说“以气运身”的要求是“务令顺遂”。如此,又能反过来有助便利于心意从始至终的贯串联络。而在我看来,只要心意做的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,则气自会顺遂。而令其顺遂者何?不仍然是心,是意的效果吗!当然,这个心,这个意绝对不可以出自“有不善”的那个“气质之性”。那样,练的就不是太极之拳。
太极拳的形体要求:虚领顶劲,尾闾中正,含胸拔背,沉肩坠肘。这些仍然是在“用意不用力”的前提下实现的才对。有人说怎么可能一点力都不用呢?是的,不可能不用力,但是不要去教条用不用力,用多少力,只要有那个意思就行。正如平时吃饭,走路等等,你想过用什么样的力气把饭放到嘴里吗?你想过用多大的力气走路吗?是的,你没想,但是你却做到了吃和走的效果。而你如果想了也那么去做了,那你吃的那顿饭和走的那段路之累是可想而知的!所以,拳谱上说:“用意不用力。”“在意不在气。”抓住根本,结果自然而然就能实现。本末倒置,则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也!此真乃实际当中藏神奇,自然之内含玄机也!
做到这些要求后,就实现了立身中正。只有中正了还不行,还要安舒。安舒是对中正质量的效果体现。中正安舒了才能做到“立如平准”,“以手称量”。
什么是“立如平准”?平好比天平。天平底座沉稳,这是指以腰为根铢的周身整体。天平两边各有一盘,这是指的两个手臂。盘中置物则盘有感应(手臂相接须有切实灵敏感受)。如立不准,站不稳,莫说称量感应彼劲之大小长短,轻重缓急。只是自己就已经先患得患失,受人所制了。所以,平日里盘架子是练的知己功夫(把自己练成天平),而后摸手是练的知人的功夫(用自己这个天平去体会对方的劲路,意思)。
根据上面的几项要求做到了立身中正安舒之后,人的间架结构就和平时有了或多或少的不同。而后再说盘架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盘架子的时候要松。一般人不知道太极拳为什么要松。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太极拳的松。太极拳的松是松沉拔长的意思,不是放松那么简单。因为力出于骨,劲来于筋。筋附着于骨上,连结于关节之间。平时的生理特征是紧的。而我们练拳是要用一种松沉的意思将筋拉长,使肢体和躯干的骨头与骨头之间的缝隙加大。如此天长日久的习练就会形成一种内劲。
这和压腿的拉筋抻骨是完全不同的,是后者根本就无法比拟的。压腿通过拉长筋骨,让身体变软,从而可以做很多高难度的动作。而太极拳不是用力气拉长筋骨,而是用那个意思挑起四梢,松松的撑拔起来的运动。在这样的运动过程当中,处处都要有合的意思。松而不散谓之合。还要处处都要一种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看不到的劲在里面,如此才能做到松而不瘪,松而不懈的效果。
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,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