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杭州陈式太极养生馆
  • 联系人:王老师
  • 电 话:0571-87970493
  • 手 机:
  •     15988810757
  •     13819109847
  • 地 址: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江汉路1786号钱龙大厦1001室
  • 地址:杭州市上城区飞云江路赞成太和广场1号楼309室(上城馆)
太极文化

练习太极拳,虚实转变要留意

2020-09-17陈式太极养生馆
  阴阳在拳中称为虚实。拳谱曰:“虚实宜分清楚,一处有一处虚实,处处总此一虚实。”太极行拳时,分虚脚和实脚。常人走路,也是靠虚脚和实脚的变换来完成的。杨澄甫太极拳十要指明:分虚实是太极拳第一要义。说到底,有了虚实转换,才会形成太极拳,否则就不能称为太极拳。
  拳经曰:“变转虚实要留意,气遍身躯不稍滞。”前人提醒我们,在虚实变换时要留意,只有这样才能气遍周身不稍滞。不稍滞的意思,就是没有一点阻滞,很灵活。那么留什么意,如何留意呢?通过多年来的练拳体悟,特别是近年来的练拳感受和许多有关太极拳论文的启迪,笔者感到虚实变换中间有个转换节点,这个节点就是要我们留意的地方。那么,这个节点在什么地方,是什么性质的呢?拳谱曰:“牵动往来气贴脊。”这说明在行拳时有来有往,不管是前进(上步),还是后退(退步),都应该由脊背之内气来控制,更明确一点说,就是由贴脊之内气牵动着拳势的来往。因此这个节点不在别处,就在脊背上。
练习太极拳,虚实转变要留意

  我的体会是:在行拳的过程中,前进、后退、左顾、右盼,都是在虚实脚的变换中完成的,虚脚离开地面的那一瞬间,不是靠腿自动向前的拉力,也不是靠脚向后的蹬力,而是利用贴脊之内气(内劲),轻轻地将虚脚提起,这也符合“意气君来骨肉臣”和“腰带四肢”的原则。
  拳经曰:“意气要换得灵,乃有圓活之妙,所谓虚实转换。转变虚实要留意,气遍身躯不稍滞。”何为“转变虚实要留意”?何为“意气换得灵”?在虚实转变时,特别要注意脊背上的变换点,在这个点上只能用意气来变换才会灵,而用力变换就会僵。这个意不是别的,就是“松”,人体最难做到的就是”松”。据郑曼青老师介绍,杨澄甫每练拳前总要喊上几十个“松”。李雅轩老师提出的“大松大软、大开大展”,无非强调这个松的重要性和艰难性。当然这个“松”也并不是高不可攀,只要势势存心,刻刻留意,就会得来全不费功夫。要松首先要轻,轻就是不用力,所以叫做用意不用力。虚实变换时,只要用意、气来操作,动作就会轻灵,就会气遍身躯不稍滞。只有内气遍及周身,才会没有一点呆滞、死板、不灵活的样子。如果用力来转换,动作就会僵、滞、呆板。这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外家拳明显的标志。
  拳经曰:”若言体用何为准,意气君来骨肉臣。”体用何为标准呢?说明白点就是,练体和应用时,意气为君,骨肉为臣。“意气”与“骨肉”的关系,是意气为主动,骨肉为被动,君主下令,腰脊宰领肢体完成拳势动作,其前提是用意不用力。由意、气之引动,腰脊一动无有不动,全身百骸九节无不随腰脊之虚实变换而转换。意气不动,腰脊不能动;腰脊不动,手脚不能自动。虚实的变换也是这样,也是用意气来引动,所以叫做”意气要换得灵”。
  虚实变换具体操作是:上步前,脚要放松,不是五趾抓地,而是脚底要平松落地,从涌泉到百会一松到顶。脚一松产生无穷的弹力。同时内气贴于脊背,当脚离地的那一瞬间,也就是虚实转换的那个节点,是由贴脊之内气将其轻轻提起的。意松产生内气,内气产生内劲,这就是意到、气到、劲自到的必然结果。这时全身重量压在实脚上,虚脚离地承受重量变为零。此时由实胯拖着虚胯向前运送,到位后虚脚脚跟轻轻落地(靠丹田气),就好像脚跟轻轻搁在地上,如踩薄冰,没有一点力。此时虚脚变为实脚,然后由脚跟、脚掌、脚趾渐渐踏平,脚上承受的重量由零开始增加到最大。原来的实脚变成虚脚,脚上承受的重量由最大开始减小到零。虚实转换就像一对阴阳鱼,实脚的头是虚脚的尾,实脚的尾是虚脚的头,阴阳互抱,首尾不离。
  那么贴脊之内气是如何得来的呢?在百会虚领的情况下完成虚实变换,当第一个动作完成后转换为第二个动作时,瞬间松脚,九大关节全松开,腹内松净气腾然,在意气的指挥下完成虚实转换。(太极内功解秘)的作者祝大彤老师说得好,“通过虚中虚(虚脚再虚一次),实中实(实脚再实一次,就是再松一次)”,同时裆部下沉,骨节脱开,筋腱放长,骨挺肉坠,沉劲落涌泉。由于全身松净而产生无穷的反弹力,内气自然贴于脊背。意动、气动、形随可以理解为动点的运动规律。当虚脚提起时,脊背上应有圆活轻灵之感觉,这种感觉虽然不好用言词来表达,但我觉得应该是“意气要换得灵”的感觉,是”气遍身躯不稍滞”的感觉,是“轻灵圆活”的感觉。
  何为实脚?何为虚脚?通常人们认为支撑体重的那只脚为实脚,不支撑体重的那只脚为虚脚,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够全面,应该是逐渐增加重量的脚为实脚,逐渐减少重量的脚为虚脚,不管是实脚还是虚脚,都在支撑体重,而且是交替地支撑体重,形成了脚下的阴阳变化。就是因为有了脚下阴阳变化这个因,才会得到前进、后退、左顾、右盼太极拳势流动这个果。因此,太极拳虚实转换的节点虽在脊背,但根子在脚。
练习太极拳,虚实转变要留意

  拳谚曰:上下一条线,脚下阴阳变,头上虚灵顶,两手空松转。重心脚脚跟、尾闾与头顶,三点在一线上,保持中正安舒;两手是形,是树叶,手不挂力,空松转动,妙手空空。太极拳的运行规律,在于虚灵顶劲、气沉丹田,伴随着脚下的阴阳变化和气贴脊背,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。脚平松落地的感觉,好像脚与大地融为一体,根扎在地下,根扎得越深功夫就越深,底盘就越稳。脚下的虚实变换,好像一只空瓶子和一只装满水的瓶子,水倒来倒去,皆是由零变到最大,又从最大变为零,周而复始,周流无端。由虚到实,或由实到虚,都必须做到实脚要实足,虚脚要虚净,符合阴极变阳、阳极变阴的原则。虚脚渐虚,实脚渐实,不得骤变、顿变、突变,必须是重心的渐变、流变,这种渐变应是又慢又匀又轻,转换节点交替越细致越清楚越好。
  这种感觉,外面是看不到的,但自己是能感觉得到的,这是意、气、内劲潜转运行的必然结果。行拳时,自有行云流水之形象,无缺隐、无凸凹、无断续,有虚灵横生之妙感。抬脚不蹬,落脚无声,松起松落轻起软着地。太极功夫主要体现在一起一落、一轻一软上,就像拳经上讲的“迈步似猫行,运劲如抽丝”。要产生这种感觉,就要忌低头、猫腰、憋气、腰腿僵硬、提脚靠蹬、落脚砸夯。
上一页太极拳为什么是要用腰打拳?下一页掌握放松与内劲,练出太极拳的真韵

版权所有:杭州陈式太极养生馆  ICP证:浙ICP备15002882号-3
联系电话:0571-87970493 联系人:王老师 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江汉路1786号钱龙大厦1001室 地址:杭州市上城区飞云江路赞成太和广场1号楼309室